昆山市纪委监委以中央纪委基层监督力量整合协同信息化试点为契机,按照省纪委监委构建江苏智慧纪检监察平台体系统一部署,规范运用基层廉勤监督平台,整合监督资源、优化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能力,将基层小微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一、坚持“民生至上”,推动群众诉求在平台解决。聚焦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深入一线推广应用,严格规范办理流程,确保“一键直达”、“件件着落”。一是群众诉求“一码直通”。依托平台推出的监督二维码,在所有村(社区)统一公开终端,通过入村入户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对于民生事项,群众可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方便快捷反映问题。对于检举举报事项,平台链接至12388举报网站,确保及时、规范处置。二是处置进度“全程可查”。树立“用户思维”,对于群众反映的事项,平台随机生成查询码,群众可实时查询处置进度,并对问题处置情况进行满意度评分。针对满意度较低、进展较慢、久拖不决等情况,平台将会发出预警,督促相关单位加快进度、认真处置。三是问题整改“闭环管理”。针对问题整改情况,利用平台“再监督”模块,市、镇两级纪检监察机关重点查纠超期处置、虚假办结等情形,将问题发现在苗头、化解在基层。平台自2020年6月启用以来,协调解决基层上报问题3400余个,针对村干部失职失责问题,运用诫勉谈话等第一种形态处置23人,全市反映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信访举报同期下降33%。
二、坚持“阳光透明”,推动权力运行在平台监管。聚焦村(社区)小微权力运行,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权责明确、公开透明、广泛监督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是实现“精准确权”。坚持“共性+个性”相结合,市级层面制定7类30项村级小微权力共性清单,11个乡镇(开发区)补充完善个性清单,制定每项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廉政风险提示,做到“小微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将权力清单通过平台统一发布、实时更新,方便群众按图办事,推动干部照单用权。二是实现“阳光晒权”。紧盯群众关注的重点权力事项,全面公开相关数据信息,群众通过扫码快速查看,截至目前,涵盖农村集体资金收支记录113860条、农房翻建数据6440条、救助救济数据595人、村级工程项目645项,真正让群众关心的事人人看得到、看得懂、看得全。三是实现“严格控权”。针对村级工程等“微腐败”多发易发的重点权力事项,对关键流程、节点进行再造,推动项目申请、审批、招标、验收、支付等环节全过程线上留痕、全要素实时公开,把监督从“线下”搬到“线上”,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坚持“数据赋能”,推动监督资源在平台整合。聚焦问题导向,立足工作需求,运用平台个性化设置,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式,有效整合各类监督资源,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一是在监督数据上集成应用。精准对接上级纪委监委信息化监管平台,有效打通农业农村、民政、住建等职能部门现有平台,积极整合巡察监督、纪律监督等内部数据,通过建模比对、数据分析,精准发现问题和研判基层政治生态,擦亮一线监督“探头”。二是在监督职责上分类明晰。面向市、镇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及由村(社区)纪检人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和镇、村、组三级廉勤监督员构成的“一人一委一网”基层监督队伍等主体,分类设置功能模块,线上固化监督职责和流程,形成从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到整改问题的监督闭环。三是在监督力量上整合协同。发挥派出监察员办公室承上启下、贴近一线的优势,统筹镇、村监督力量,对上级交办、平台预警和群众线上反映的问题扎口处置,精准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交办疑似问题47件次,发起村级工程建设、农房建设管理等专项监督9项、交叉监督10项,处置违规发包工程、违规建房等问题线索13件,党纪政务处分13人,下发纪检监察建议8份,督促完善制度18项。